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告诉你 Proton 和 Geely 的故事!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2017年 Proton 和 Geely 正式达成合作关系, Geely 收购了 Proton 49.9%的股权,同时成为了 Proton 的唯一合作伙伴,而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也将在今年正式上市,在这里我们就说一说 Geely 和 Proton 的故事,你会发现原来双方在很久已经就已经有接触了!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关于 Lotus 和 Proton 打算通过技术转移来获得 SPA 平台的使用权,吉利抱持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不太可能,首先吉利和 Volvo 为了 SPA 平台的开发花费了120亿欧元,在当时这个平台也只有 Volvo 自家使用,就连吉利也都还没有使用(就算是今时今日吉利依旧没有使用这一个平台),再来就是这个平台的授权使用费用太高,包括技术转移和后续的技术支援费用可能高达90亿人民币,而这个费用根本不是 Proton 和 Lotus 所能负担得起的,所以吉利很明确的表达这个平台 Proton 并负担不来。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不过,在当时除了 SPA 外吉利和 Volvo 还在开发一个中型车专用的模组化平台 CMA 。 CMA 平台几乎保留了 SPA 平台的所有技术特点,而专门为 C-Segment/D-Segment 平台所设计更为适合 Proton 以及 Lotus 的需求,而且这个平台的授权费用更低,而这个平台目前已经开发出 Volvo XC40 , Lynk&co 01 , Lynk&Co 01 和 Lynk&Co 03 等车型,事实证明了这个平台同样很出色。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在瑞典, Volvo CMA 平台的负责人向敦马以及 DRB-Hicom 的代表确实为 CMA 的技术震撼了,而敦马以及当时 Lotus 的掌舵人 Jean-Marc Gales (已离职)都认为 CMA 是 Proton 和 Lotus 所需要的,而敦马也赞同了吉利的这项建议,并且表达支持,但是即便 CMA 技术转让费用比起 SPA 便宜但是依旧不菲,根据吉利和 DRB-Hicom 的商议结果, DRB-Hicom 依旧必须为 CMA 支付30亿人民币的费用,在吉利的计划中 CMA 平台开发费用为120亿人民币,其中吉利分担60亿的成本, Volvo 分担30亿,剩下的30亿则是由 DRB-Hicom 负担。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但是问题在使用这个平台本身的 Proton 并没有能力付出这笔费用,就算 Proton 有钱购买这个技术,我国一年60万的汽车销量也很难让 Proton 回本,因此如果 Proton 在没有完整的计划下寻求政府援助政府应该也不会赞同,这成为 Proton 面对的最主要问题,而在当时吉利就已经有计划收购 Proton 的股权,只是因为当时 Proton 的财务状况不佳,因此吉利并不想太早出手。于是最后在 DRB-Hicom 的牵头下双方达成了另外一个协议: Proton 先支付15亿,并且在日后销售使用 CMA 平台时候每一辆车售价提取5%偿还吉利,另外 DRB-Hicom 也允许吉利和 Lotus 合作,帮助 Lotus 开发新车型,当时的 DRB-Hicom 确信在有完善的前景规划和技术支援,政府出资帮助 Proton 进行这个计划。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后续的发展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在2016年政府同意提供 Proton 15亿令吉(当时兑换率约为20亿人民币)的贷款,但是政府希望 Proton 通过全球招标的方式来寻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而这个合作伙伴收购 Proton 所出让的股权,而这个结果也代表着 Proton 之前和吉利达成的协议作废,不过李书福先生并不打算这样放弃,他下令吉利参与 Proton 股权的竞标工作,因为在他的眼里, Proton 是最适合吉利的合作伙伴,李书福认为在帮助 Volvo 还有 London Taxi 转型的成功,吉利节节攀升的汽车销售还有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亲密关系都是吉利的优势所在,但是这一次吉利收购 Proton 股权的难度远远比起当时吉利收购 Volvo 还要来得高。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在吉利正式参与投标 Proton 股权之后,吉利被告知包括吉利在内总共有23家公司参与了这一次的投靠,这个数量远比当时吉利收购 Volvo 的时候还要多,也因此吉利成功的困难度也大增,但是李书福先生认为这样的不是坏事,因为如果 Proton 没有价值,那么也不会那么多公司参与投标,而证明了吉利的眼光不错。

吉利的团队很快的提交了计划书给 DRB-Hicom ,在计划书里吉利明确的表示了吉利不打算持超过49%的 Proton 股权,另外吉利也会为 Proton 输出车型和技术,帮助 Proton 提升产品品质以及升级生产线,另外和 Proton 共享 CMA 平台,帮助 Lotus 开发新车型等等。在2016年9月 DRB-Hicom 从23家公司里面选出了15家公司进行考察,虽然官方没有确认过这些公司有谁,但是据悉国际集团 Volkswagen , PSA , Suzuki , Renault 和 GM 等等都参与了竞标,确实很难想象 Proton 的价值是如此之高。

在这段期间 DRB-Hicom 和多家公司进行股权持有比例的谈判,虽然吉利已经表明愿意持股49%以下,但是当时的 Proton 希望吉利持股超过50%,而吉利的诚意也打动了 DRB-Hicom ,因此吉利进入了 DRB-Hicom 的最后五间公司名单里。而为了和 DRB-Hicom 的顶尖团队谈判,吉利也将原本只有十数人的团队进行扩充,在巅峰时期这个谈判团队人数超过80人,由此可见吉利对这个项目是高度重视的。

在李书福先生下令“不惜一切拿下 Proton ”的指令下达之后,吉利团队的工作更加艰辛,而这个努力是有成果,因为在收购 Proton 的路上吉利只剩下一个对手,就是 PSA ,而因为董事长一句不惜一切代价的指令,吉利的团队甚至在农历新年期间还是必须努力工作,不过最后吉利还是拿出了厚达70页的计划书送到了 Proton 。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在当时吉利和 PSA 的计划书是最有竞争力的, PSA 的报价比起吉利还要高,但是 PSA 的计划书里对于 Proton 的未来并没有太多的规划,而政府之所以让 Proton 寻找国外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长远的发展。相对之下吉利的报价虽然略低,但是对于 Proton 未来发展有着详细描述,只是当时国内有声音认为不能变卖 Proton 因此时任政府似乎又开始摇摆了,而在2017年年头, Proton 突然通知吉利和 PSA Proton 出售的股权架构出现调整,从原本的最高51%下降至30%,而且 Lotus 股权不包括在内,这一举动引起了 PSA 还有吉利的不满,于是在公开场合上李书福先生表达了不满,他表示 DRB-Hicom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今天这样,明天又那样,而这番言论被媒体翻译成吉利将退出 Proton 的收购案,对此李书福表示这是媒体错误的理解,他并没有这个打算。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也因为这番言论, DRB-Hicom 感到紧张,因而加快了和吉利的谈判工作,最后 DRB-Hicom 妥协,同意将 Proton 和 Lotus 的股权一起出售。在初期的谈判中吉利为 Lotus 出售的股权标价1.3亿英镑( DRB-Hicom 的估价为2亿英镑),以及收购 Proton 40%的股份,而整个 Proton 的估价为10亿令吉。不过在3月的时候,有消息指出 Proton 已经和 PSA 达成协议,吉利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主要的原因是吉利坚持 Proton 和 Lotus 必须共同合作,并不愿意只单独和 Proton 合作,而 PSA 则是更为注重 Proton ,主要的原因是 PSA 希望借助 Tanjung Malim 在东南亚市场出口 PSA 品牌汽车来提高市占率,另外 PSA 给出的报价更高,基本看来吉利已经没有胜算。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2)

不过因为谈判越拖越久,加上 PSA 已经收购了 Opel , PSA 已经没有精力去和 Proton 谈判,因此吉利成为了 Proton 唯一的谈判对象,在之后几个月双方的谈判进展迅速,剩下的唯一的部分就是股权的分配。吉利希望持股 Lotus 60%,但是 DRB-Hicom 只愿意出让51%,至于 Proton 则是 DRB-Hicom 持股51%,吉利持股49%,当时吉利上下并不同意,但是李书福却认为让一步没有关系,因为寸步不让会让双方出现摩擦,因此双方就这样达成共识。2017年6月23日,在 PSA 退出竞标之后, DRB-Hicom 正式和吉利签署协议, DRB-Hicom 将出售 Proton 49.9%和 Lotus 51%的股份给吉利,吉利成为 Proton 唯一的合作伙伴,双方会有12个月的缓冲期来针对 Proton 内部进行调整,而因为吉利在股权上的让步,因此 DRB-Hicom 将 Proton 的经营权让给了吉利。

(待续)

阅读延伸:

Proton 和 Geely 的历史:两家车厂结盟的故事(1)

Tags: /

Comments are closed.